產品
Share
回首頁 > 消息&活動
消息&活動
2015/11/20 | W1: 德翰預計無償公益釋出W1: DH-RAIN吸管排水工法 -更新@2017-06-17

德翰公司預計無償公益釋出W1: DH-RAIN 吸管排水工法

德翰公司W1: DH-RAIN 吸管排水工法(2014),是一脫胎自 DH-PHC P-LV.1 技術(2013)的副產品技術,是一款針對水資源保育及排水問題的解決方案設計,特別是針對 "海綿城市" 、"熱島效應" 理念的水資源工程而設計的解決方案。

這是一款特別針對高度發展的都會區設計的工法們試圖以比較接近工程的技術及理念,來解決都市水資源問題;而非偏向"環境保育理念"的方法。在"低建設成本"的要求前提下,求其務實及可施行性,而非在過度自然的理念堅持。充份利用簡單、易取得、無公害、可修復/毀棄、低成本、快速施工、超長耗期、等的便宜建材,以現代代的機械化快速施工,使您居住的都市能迅速擁有 "海綿都市" 的效應,並能改善您都市的缺水問題。 

本工法核心主旨在為擁擠的都市創造新的土地,以作為排水之用;但又不會破壞已經花費大量經費建造的市政建設,在眾多似可行實不可行的舖面方案中,不失為一可行的折衷方案。特別在台灣的都市或其他人口更集中的都會區,將會是更適用的生態工法。

資料詳見本站網頁:W1 DH-RAIN (繁中)

工法中確實仍有許多理念及細節,仍待您前來詳談了解。
歡迎給我們公司提供意見。

email: service@dehantech.com

( DH-RAIN 技術 原創於台灣 ) 


說明:
1. 德翰 W1:DH-RAIN 技術改進了目前舖面式的海綿城市技術,更進一步地採行了土地利用精進技術,可以更有成效的提升排水效益,不再受限於有限土地稀少性的束縳。同時也增加了其他獨特的附加功能。由於本項技術較偏於公益性質,與我們企業盈利性質有一點點違合,也使我們在後續發展時受到自我限制(企業資源有限),我們較希望能有組織能來與我們進行合作。 (update: 2016-06-16)

2. 由於 W1:DH-RAIN 技術不是我們公司主要方向,發展上已有所暫緩。如讀者有需更詳細的資料,建議直接洽詢本公司,我們儘可能回答。(update:2017-06-17) 


QA:     (註:QA或討論過程,我們不預設雙方言論的正確性,須由讀者自行衡量判斷)

(1) Q:  @2017-06-13 (摘錄自本公司 Facebook )
Cf ○○ :管內填充細砂這樣我比較理解了 (相較於JW工法海綿道路來說),海綿道路是直接空管集水,我一直覺得這管子過沒多久就會塞住… 老是想不通怎麼能不維修使用十年。
但是如果像圖說這樣先用細沙填充,剩餘空隙就只能容許水流過,頂多偶爾更換蓋板或是掏掏頂部的細沙。
不曉得這樣理解有沒有問題,還請各方指教,謝謝~
Jc ○○: 不透水的黏土層的台北市不合適
曾 ○○: 水會跑出來XD
Jc ○○: 水不會進入,何來會出來?
曾 ○○: 水位夠高的話,那隻打下去會變排水砂樁
Jc ○○: 黏土層的特色就是不透水而不是如礫砂土層的功能 

A: 沙柱中的沙 隨著時間會被逐漸淤積,是設想中的事。解決方法很多,如:
1.維護維修:設計為易取式、低廉成本、迅速可換的的維修方法。如同更換濾水器材一樣,更換部位設計在上方部,約50cm長。
2.可設計為不一樣的濾材(原設計為沙或海沙)。由於材料科學不斷進步,這些材料隨時會橫空出世。(編按:請參考 擋土牆牆後的集水排水管型式、或建築基地保水設計技術規範中圖4-圖6 所列舉的多項排水管材等)
3. 設計為固態材料。例如 空心磚材等,可延長使用壽命或更換壽命。

應該還有其他很多不一樣的設計方式,有興趣的您可以延伸想像一下。
多數的人,看見沙柱中的沙,第一個印象 一定是和您一樣的,您不必太訝異。在這技術的先期設想上都出現過,解決方法也很多元。
重要的是,這技術重新引導了一個"垂直排水" 的概念。這和傳統的水溝平面排水大異其趣。您可在我們官網上的 ppt 資料中看到大多數構念。

一則由於這個技術不是我們公司的主力產品
二則這一領域涉及百分百的公益性
三則確有一些小技術點仍需突破

所以我們需要一些公家資源和社會資源的配合,來進行下階段研發及驗證。
熟悉流程的人會知道,這是多麼曠日費時的煩人程序,所以我們乾脆拿出來回饋公益啦!
還請各方多多指教,謝謝!!

舉例來說:
除了上述圖形基本形式之外…『可換式濾芯管』…這是另外一個思考方向之一!
如果是一段時間之後管內功能消失,便可利用可替代性內部濾芯管來做抽換工作!
若是不得體...還得請各方先進多多指教,感謝!!

w1-qa-2017-06-13.jpg

補充一下…
縱使沙柱淤積了,由於它很長(例如4-6米),它的中下部仍可提供優於原土層的排水效果。

隨著排水沙柱的建設數量越年越多(政府多是分年預算,我們並不期待一次性建設,那會搶奪資源),逐年地,我們生活的都市就會變成"乳酪式透水的大平台",而已還能擁有享受硬地坪 (雖然有些人喜歡綠草地,但各有用途)。
這個技術主要在"一地數用" 的概念,說真的,是特地為台灣這種居住環境設計的。

我們在 2014-9-18 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中,首度在台灣地區發表全新的「吸管排水工法」技術。

「吸管排水工法」技術,是自德翰公司2013年發表的 DH-PHC「永不鬆脫的樁頭處理技術」的基本技術中,加以延伸發展的另一套獨立系列技術,特別是針對"水資源保育及排水"的土木工程基本技術。
藉由「吸管排水工法」此一基本技術,我們將能更進一步地將上天賜予的寶貴水資源加以保育使用。在「吸管排水工法」中,沒有繁複艱深的工程技術,只是將最傳統的土壤力學原理及理論加以利用,而衍生出來的簡單排水工法。
我們相信,這個技術極具價值,也必會改變工程界及普通居民現今對排水、水資源的一般性看法。所以我們需要一些公家資源和社會資源的配合,來進行下階段研發及驗證。熟悉流程的人會知道,這是多麼曠日費時的煩人程序,所以我們乾脆拿出來回饋公益啦!
還請各方多多指教,謝謝!!

(編按:讀者FB中補充:這技術很簡單啊!文獻中看過類似的,40年前,在十大建設的中山高成功使用過。不過,應用上有所不同。中山高 案例是用"排水帶",將壓密水誓出,方法剛好相反。)

*原文請詳
FB 網頁(update:2017-06-17)

 


 

  推薦給朋友
  聯繫我們
  填寫詢價清單